发布品牌主张 广汽三菱焕新升级
出处:中车网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随着汽车消费逐步升级,汽车市场格局也重新洗牌,客观的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由之前的“百家争鸣”变为现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一向严谨的德系车依然保持着出色的品牌认知优势,尤其是豪华品牌,日系车凭借出色的技术以及燃油经济性站稳脚跟,而自主品牌后来者居上,占据了大部分三四线市场。而韩系、法系、美系车逐步走向边缘化,现如今汽车市场大局走向基本如此。
日系品牌风头正劲,在合资车型中表现亮眼。为了品牌焕新升级,重塑品牌价值,广汽三菱在8月28日,正式公布“乐趣无边界,探索不设限”品牌主张,并同步开启品牌口号的全网征集活动。另外,随着各大影院的开张,也为了与大众分享乐趣,广汽三菱携手万达影院重映三菱汽车经典赛车电影,重燃热血赛车梦。
80后90后的热血青春
成龙的电影《我是谁》当中,那辆在沙漠狂奔的帕杰罗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80、90后来说,当时在电影中频频出现的三菱汽车让人深刻印象。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菱汽车已经囊括了12座达喀尔拉力赛冠军和34座WRC总冠军奖杯,不仅倾情上演速度与激情,更影响8090一代人的青春,成为无数赛车爱好者的Dream Car。
通过现实中拉力比赛和电影中三菱汽车的精彩的表现,不难发现广汽三菱喜欢以人车互动的丰富体验与消费者需求共鸣,倡导永葆对生活的激情和好奇、不断发现人生乐趣的探索精神,这也正和广汽三菱“乐趣无边界,探索不设限”的主张一致。
SUV家族发力 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当前国内车市,SUV车型相当受欢迎,因此有很多车友关注三菱汽车,毕竟在SUV生产制造方面,三菱汽车还是有很深的造诣。无论是发动机的品质还是底盘调教,三菱可以说有着丰富的经验。如今广汽三菱通过欧蓝德、新劲炫、奕歌等优质SUV,完善用户体验,它们性格不同,欧蓝德是都市家庭新伙伴、新劲炫真的超值、奕歌则有着完美的操控体验。
目前这三款城市SUV的外观已经形成了家族式脸谱,配上大面积的银色镀铬装饰,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跑在大街上辨识度很高。
欧蓝德作为广汽三菱家族的7座SUV,人们对其的第一印象就是超高的性价比,20万的预算就能买到一辆四驱7座SUV,确实刷新了家用SUV性价比新高度。不仅如此,欧蓝德还配备了一套智能适时四驱系统,拥有雪地、普通、LOCK锁定三种模式,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可以说7座保证了全家出行的空间需求,同时不错的脱困能力也可以载着全家人游山玩水。
新劲炫的到来,一改之前传统的面孔,采用了三菱最新的Dynamic Shield家族化元素,年轻化的元素让该车焕然一新。作为一款10万左右的合资SUV,焕新后的新劲炫性价比明显提升。领先同级对手的长轴距,结合三菱的专业SUV底盘以及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新劲炫的底盘侧向支撑能力比同级别产品要强很多。细节方面,用料和做工方面也比老款车型有明显提升,无论是坐着还是用着都能给乘客不错的高级感,可以说新劲炫是10万左右的超值合资SUV。
奕歌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概念车的原汁原味,其凭借潮流时尚的高辨识度外观,获得了国际设计大奖。另外,在“激活新灵感”的品牌宣言下,奕歌力图打造的不仅仅是年轻化与运动化的美学造型设计,更是驾驶操控极致的行车体验。底盘采用了高强度材料,结构扎实,并用罕见的前避震顶端拉杆,极大提升整车的刚性和操控性。不仅如此,奕歌搭载的S-AWC超级全轮控制系统,保证了其出色的公路行驶稳定性以及越野路面脱困能力。
三款车型均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底盘悬架,保留了车身的舒适性。同时三菱汽车累积了大量的越野拉力赛和四驱系统制造经验,身经百战的S-AWC全轮控制系统配备在奕歌这样的小车型上,可见广汽三菱对中国消费者诚意十足。此外,三菱的发动机在耐用性和节能性都有很不错的表现,三款车的动力性能有保障。
不忘初心 坚守始终
年轻化是当代汽车发展大方向,想要紧跟时代,对旗下车型进行年轻化设计必不可少,这也使得如今的汽车市场充满了高颜值的产品,不过有趣的灵魂却并不多。广汽三菱在不断走向年轻化的同时,更注重增添用车趣味性的特征。不遗余力的向外界传达一个充满探索精神与追求用车乐趣的新形象,是广汽三菱的初心。
面对车市新环境,广汽三菱正在重新审视自我,扎扎实实回归以客户为中心,力图通过更多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与粉丝对话,全面提升产品认知度和好感度,无论是观星之旅还是发现之旅,均体现了三菱所坚持的造车意图,也证明了广汽三菱的产品实力。
写在最后:
曾经被人熟知的帕杰罗和Lancer成为8090一代的传奇车型,如今欧蓝德、新劲炫、奕歌开启新时代,从越野SUV到城市SUV的转变,广汽三菱并未忘记初心,三款车型依然具备了优秀的实力。它们的动力不同、尺寸不同,有各自的市场定位。欧蓝德出色的动力可以适合载着全家人一同外出游玩,新劲炫则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或小两口提供了用车保障,而奕歌的出现则继承了三菱汽车出色的驾驶乐趣,任由你在道路中驰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
向特斯拉看齐 汽车VIP充值时代来了?
出处:汽车之家 彭斐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最终还是败了。”曾缔造诺基亚神话的CEO约玛-奥利拉在总结教训时徒留神伤。当初谁也没有料到,占据全球41%份额的诺基亚,也有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的一天。坐看如今的汽车行业,特斯拉是不是“苹果”尚无定论,但每一个传统车企都战战兢兢,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正如iPhone很多优秀软件需要收费,特斯拉也正在汽车圈进行一场“软件定义汽车”的消费变革。近期,一大批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蓄势待发,开始对一些原来免费的服务或软件功能收取费用,或在发布新车产品时就植入“后升级付费”的模式。
■软件成特斯拉盈利的重要一环
对于汽车“后升级付费”的理解,通俗地说,和当前流行的手游“付费氪金”有几分类似,为获得更佳的游戏体验,不少玩家会花重金购买高阶段装备、打造个性化角色。
同样的,消费者在购入爱车之后,可通过进一步付费“解锁”自己所需的功能模块,或是付费给官方来获得更强的性能和个性化服务。(至于如何实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解锁汽车隐藏功能 如何正确打开OTA?》)
作为软件付费时代的先驱者,特斯拉早早启动了“预埋硬件+付费解锁软件”的模式,自2016年10月起,其所有出厂车型都预埋了AutoPilot硬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开启软件。
如今,特斯拉已通过OTA软件升级来实现盈利。据悉,特斯拉与互联网连接和全自动驾驶(FSD)功能以及关于空中软件更新等相关的递延收入余额超过15亿美元,软件收入已经成为特斯拉商业模式的重要一环。
特斯拉OTA升级或服务付费一览 | |||
车型 | 升级项目 | 售价 | |
四驱长续航版Model 3 | OTA加速包,将百公里加速提升0.5秒 | 1.41万元 | |
标准续航版/升级版Model 3 | OTA座椅加热 | 300美元(海外) | |
Model S 60/标准续航版Model 3 | Model S 60 升级至Model S 75相同续航,标准续航版Model 3升级至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 | 19800元 | |
特斯拉所有新车 | 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 | 56000元,年底订阅服务(700元/月) | |
高级连接服务,可享受在线影院、卡拉OK、音乐服务等功能 | 9.99美元/月(海外) | ||
MCU(媒体中心芯片),从 MCU1 升级到 MCU2 | 2500美元(海外) | ||
国产Model 3 | 家庭充电服务包,包含一个家用充电桩和基础安装服务 | 8000元 | |
2018年3月前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X |
信息娱乐系统升级 |
25550元,如不配置FM收音机,可享受折扣价格21500元 | |
信息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制表:汽车之家行业组 |
据悉,目前FSD套件的选装率大约在27%左右。为了让消费者更能负担起,特斯拉将在年底推出FSD套件的订阅服务(100美元/月)。该服务可以让消费者试用一个月,如果看不到其中的价值,则可以取消订阅。
虽然FSD的收入在汽车总营收中的占比较小,但它胜在接近30%的高毛利。据相关研究机构预计,通过今年FSD功能的改进,再结合新订阅服务,到年底FSD使用率将提高至30%-40%。
马斯克曾表示:“随着软件不断接近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价格会继续提升。到那时,FSD的价值有可能会超过10万美元。”
“特斯拉正在证明,车企可以在用户买车之后依然从他们身上赚到大量的钱,这才是特斯拉服务背后的意义”,“特斯拉的服务看上去非常像苹果的服务”,业内人士纷纷表示。
■传统车企正摸着石头过河
车企们的心中都有一份焦虑:在这场软件保卫战中,失败的汽车制造商将沦为纯粹的代工厂,甚至是被淘汰出局;而胜出的企业,才能拿到参与未来竞争的入场券。
几乎所有车企均已提出向科技公司或智能出行公司转型。而在“充会员”的后付费时代,传统车企正摸着石头过河。
几年前,宝马因向使用苹果CarPlay的车主收取80美元的年费而遭到了猛烈抨击。很多车主认为,“宝马这一行为是既想吃羊肉又想薅羊毛,简直是抢钱”。由于用户反响不佳,最终导致宝马放弃了这一决定。
同样的,鉴于消费者还未能接受订阅付费模式,凯迪拉克CT6在2018年上市时公开承诺免费提供3年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系统服务。
过去,“软件就该免费”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直萦绕在用户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消费理念培育,再加上特斯拉已实现软件盈利这一状况,这些车企再次进行了小心翼翼的试探。
日前有国内媒体爆料,凯迪拉克将为旗下车型推出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系统的付费按月订阅模式,与安吉星服务(OnStar)进行绑定,从而提升其附加值。不过官方回复,国内外的Super Cruise销售政策不同,国内在购买搭载Super Cruise的车型时,即可终身免费使用Super Cruise功能。
不甘示弱的宝马也将在新款5系轿车全系预埋多种功能硬件,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自适应M悬架、座椅通风加热、远程启动等,用户可以在需要使用时,通过My BMW App付费开启。按照宝马的计划,还将为2021年上市的纯电动旗舰车iNext提供个性化的购车选择。
当下,传统车企们正纷纷效仿。福特最近也宣布,新款纯电动F-150将进行OTA升级,理论上可以对某些功能进行收费;戴姆勒则宣布2024年开始推出的新车将预先安装相应的感知套件,并由消费者决定是否激活想要的功能。
车企之所以将开启软件功能收费通道,一部分原因也是察觉到消费者没有过去那般抗拒。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表示,“相比于一年前,消费者对网联功能的支付意愿有了进一步提升。”据德勤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为车联网相关技术付费,其中25%-30%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超过5000元人民币。
■中国造车新势力争相“亮剑”
传统车企转型并不容易,中国车企当然也不例外。“要和特斯拉一样好就得重新来,甚至不再做传统燃油车,那肯定一大堆人反对。”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曾公开表示。
相比较而言,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没有传统企业的包袱,在探索软件收入方面更得心应手。除了特斯拉,蔚来较早地跟上“软件收费”队伍,消费者可通过购买选装包的方式,开通辅助自动驾驶的服务。
今年4月,蔚来新增的“NIO Piliot精选包”定价为15000元,包含了NIO Pilot自动驾驶系统的部分常用功能,涵盖了低速泊车和高速巡航等场景。
此外,“NIO Pilot全配包”定价为39000元,新增“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P)”功能,原“全自动泊车系统”功能也升级为“视觉融合全自动泊车系统”,对于已购买“NIO Pilot全配包”的用户可免费进行升级。
蔚来能够推出“精选包”,也证明其自动驾驶的确在“自研”而不是“买供应商现成方案”。
软硬件服务结合几乎是造车新势力的共识。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透露,公司计划在2021年初推出高级自动驾驶系统XPILOT 3.0。客户可以通过在购买车辆时一次性支付2万元人民币或分期三年,每年1.2万元来购买XPILOT 3.0。
“造车视野不能囿于硬件,只靠硬件会陷入到既有竞争的红海,智能汽车市场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小鹏要软硬件服务结合一起,开辟全新的赛道,才会有更好的毛利表现。”何小鹏在媒体专访时表示。
广汽蔚来做得更“绝”,其创始人廖兵日前直接公布了广汽蔚来007的BOM单,并宣布硬件综合利润不会高于1%。这种“不赚钱,先交个朋友”的营销模式虽有博眼球之嫌,但也再次凸显了软件盈利的重要性。
事实上,消费者已逐渐在不经意间被车企“薅走羊毛”。今年4月,威马汽车曾推出过类似“QQ秀”的4款仪表盘主题皮肤,原价分别为299元和499元,用户可以个性化地选择购买并进行设置。
此功能一经推出,就引起众多用户的讨论,认为该“皮肤”会很大程度干扰开车者对于汽车状态的判断,但看似“鸡肋”的功能,其实也获得不少用户的肯定。据官方介绍,刚推出时,有超1000位威马车主选择购买该皮肤。威马这一探索式尝试再次验证了软件付费的可能性。
利用软件赚钱,同时又不让用户排斥是各车企不断摸索的过程。腾讯智慧出行战略总经理沈沛在谈到智能汽车相关“增值服务”时表示,“要先培养用户习惯,智能汽车的功能需要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增值价值,如果你在手机上也可以完成,那用户就不会在汽车智能功能上‘愿意付费’”。
■写在最后:
除了用户消费习惯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些外在因素也不可忽视。比如,有像Ingenext这样的公司会通过靠自制软件绕开限制来开启特斯拉汽车付费功能,并以低于原厂收费的价格吸引车主购买自己的服务。这种“越狱”类似于早年的iPhone 4时代,但当iPhone进步了,功能更完善后,越狱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
依靠硬件盈利的商业模式不再持续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但要实现规模化车内软件付费仍然道阻且长。你愿意为汽车上的软件功能掏腰包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
涵盖插混和纯电/将于2022年亮相 宝马7系新能源车型谍照曝光
出处:易车网 韩昕柏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日前,我们从海外媒体获得了一组宝马7系新能源车型的路试谍照,包含7系纯电动车型以及7系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7系纯电
7系纯电
7系纯电
与奔驰EQS不同的是,7系纯电动车型将于燃油版7系的整体设计相同,将共享大量外观设计元素,此次曝光的谍照带有重度伪装,头灯以及尾灯灯组位置并不是最终量产版车型的最终样式。
7系插混
7系插混
7系插混
插混车型在车身两侧分别布置加油口和充电口,尾部的四出排气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其插混车型的身份。
宝马7系新能源车型虽然依旧会延续燃油版7系的整体设计,但是不排除会在细节方面进行优化,比如新设计的进气格栅造型,以及车门把手的造型等。据悉,两款车型或将在2022年正式亮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
在华业务成重心 戴姆勒被传重启北京奔驰股比谈判
出处:财经网-极速侠 丁雨馨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戴姆勒被传欲重启增持北京奔驰谈判。
8月26日,据《北京商报》报道,有消息称戴姆勒准备重新启动与北汽关于增持北京奔驰股权的谈判,计划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比从49%提升至65%。消息还称,受疫情导致的收入下滑与亏损影响,戴姆勒准备通过增持北京奔驰股权,来扭转营收下滑及亏损带来的双重压力。
北京奔驰官网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奔驰成立于2005年,是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在股权结构上,北京汽车持股51%,戴姆勒持股49%。
关于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驰的传言,市场早已有之。2018年末,彭博社发布消息称,戴姆勒有意将其在北京奔驰中的股比从49%提升至65%,几日后,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同时官宣辟谣,称“对目前的合作关系满意”。尽管如此,2019年3月,路透社报道称,戴姆勒已请求高盛来撮合此事,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2019年7月,增持剧情反转,北汽集团决定以交叉持股的方式,购买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5%股权,年末有传言还称该股比有望提升至10%,超过戴姆勒在中国的另一大股东吉利集团。与此同时,关于戴姆勒念念不忘北京奔驰股比的传言甚嚣尘上,还有说法认为,戴姆勒欲将49%的占比提高到75%。
其实,关于外资车企增持合资公司股权,奔驰并非个例。2018年10月,宝马集团便与华晨集团确定好股比调整方案,作价36亿欧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5%,收购将于2022年落地。另一德国车企巨头大众集团,增持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未果后,终于取得江淮大众控股权。但不论是宝马,还是“屡败屡战”的戴姆勒,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均为合资公司的“利润奶牛”。
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股份营业收入为1746.3亿元,其中北京奔驰贡献1551.2亿元,占比超88.8%。今年上半年,北汽股份实现收入778.54亿元,同比下滑11.6%,但北京奔驰的相关收入达749.2亿元,占整体收入的96.2%,与华晨宝马占据华晨中国利润大头的状况如出一辙。
另外,戴姆勒全球业务也遭遇了盈利危机。
尽管在华业绩喜人,但受疫情和市场变革影响,戴姆勒全球业务持续萎缩。数据显示,2019年戴姆勒全年销量334万辆,与2018年的335万辆几乎持平;净利润同比下跌64%。董事会主席康林松称,有必要将削减成本和增加现金流作为未来战略的基础。
就在戴姆勒大幅裁员、降本增效的同时,中国市场却成为增长亮点。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销量下滑两成,但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的二季度,在华销量创下同期历史新高,使奔驰一举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冠军。
除了全球业务急需“止血”之外,政策因素也为股比调整提供了条件。2018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首次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并规定于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于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于2019年年底回应戴姆勒谈判传言,称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是“没有的事”。他在北汽入股戴姆勒签约仪式上对媒体表示,北汽集团持股戴姆勒可看作是对未来合资股比放开后的前瞻布局,也是未来车企中外合资的新模式,和吉利入股戴姆勒,以及宝马对华晨宝马的股比提升至75%都有着根本不同。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网汽车,在合资公司中,跨国车企寻求增持股比的现象已持续多年,政策开放的时机下,戴姆勒提出增持符合趋势和预判。究其原因,一方面,自2009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合资公司已逐步壮大,遭遇盈利危机的戴姆勒若能从北京奔驰这个现金奶牛身上获得股比突破,无论从短期收益还是长期价值出发,都符合其利益;另一方面,华晨宝马和江淮大众均实现股比调整,为戴姆勒谈判成功提供范本。
就戴姆勒和北汽能否在股比上达成一致,该业内人士认为,还需要看双方博弈,目前尚难定论。
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在北汽和戴姆勒的对弈中,戴姆勒话语权更强,尤其是在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利好下。宝马增持华晨宝马的类似情节可能重演。但不同的是,近年来,北汽纯电产品销量总体靠前,戴姆勒一方面可以借助其新能源优势,一方面可以获取新能源汽车积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
空间+智能两把钥匙,起亚智跑打开舒适SUV大门
出处:官方供稿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八月底九月初,正是学生们期盼见到小伙伴,家长们送四脚吞金兽“回笼”的时刻。而四脚吞金兽们的上学时间恰逢早高峰的时间段。面对拥堵、无聊与复杂的交通出行,是令很多家长将要面临以及解决的问题,如果有款车既舒适又便捷,对于诸多家庭就像福音一般的存在,起亚智跑凭借舒适与智能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的上佳之选。
有了起亚智跑,家长接送孩子的路程亦不再枯燥。车内拥有实时智能导航、语音交互、多媒体等功能,在交通高峰期,语音控制车内功能,简化操作流程,家长可根据导航功能选择最佳路线,也可使用多媒体用音乐解压。值得一提的是,起亚智跑的UVO远程控制功能,手机下载APP即可远程控制汽车,例如夏天炎热时,可提前打开空调为车内降温,为家长与孩子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交通出行,安全第一,起亚智跑搭载的DRIVE WiSE智能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呵护家庭安全出行需求,多项辅助驾驶功能覆盖多工况行车场景,为开学季保驾护航。例如城市拥堵路段行车可使用SCC智能自适应巡航,锁定并跟随前车,保持安全行车距离,解放驾驶员双手,达到便捷驾驶的目的。如果汽车发生车道偏离,LKA车道保持主动矫正行车路线,达到规避安全隐患的作用。起亚智跑的辅助驾驶系统不仅为家长与孩子提供安全的行车环境,也使驾驶员便捷驾车,享受陪伴孩子的每分每秒。
在空间方面,起亚智跑车身长宽高4460*1850*1695mm,轴距2640mm,黄金比例的尺寸为用户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座椅支撑性与包裹感俱佳,正副驾驶位间隙宽裕,后排腿部活动空间宽敞,乘坐三个成年也不会感到局促,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动范围,并且有了全景天窗的加持,将空间优势放大,不仅车内光线更加充足,更能营造舒适明亮的氛围,让城市之美尽收眼底,缓解精神压力。
面临开学季,起亚智跑的智能互联方面,使家庭出行变得不再枯燥,娱乐、语音交互一应俱全,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多场景的安全防护。空间优势上,利用大尺寸车身优势为家庭乘员提供舒适、温馨的乘坐环境,起亚智跑舒适与智能兼备,实为开学季出行的上佳之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
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交强险总责任限额升至20万元
出处:中国经济网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9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
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0.2万元不变。无责任赔偿限额按照相同比例进行调整,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18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100元不变。
在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同时,《意见》还对交强险道路交通事故费率浮动系数进行了优化。在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交强险综合赔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费率调整系数中引入区域浮动因子,浮动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变,下浮由原来最低的-30%扩大到-50%,提高对未发生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优惠幅度。
商用车方面,《意见》理顺了商车险主险和附加险责任,并引导行业将机动车示范产品的车损险主险条款在现有保险责任基础上,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保险责任。
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支持行业将示范产品商业三责险责任限额从5万-500万元档次提升到10万-1000万元档次,并引导行业将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机动车辆保险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密切,长期以来是财险领域第一大业务,2019年我国车险承保机动车达2.6亿辆,保费收入8189亿元,占财险保费的63%。然而,此前我国车险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
不过,随着2020年9月19日《意见》的正式实施,中国银保监会承诺,届时可让消费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交强险责任限额大幅提升、商车险保险责任更加全面丰富”等诸多改革红利,短期内做到“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减,服务基本上只优不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
奥迪国产e-tron将于9月26日亮相 降价近20万元
出处:网上车市 何鑫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近日网上车市了解到,奥迪国产e-tron将在北京车展(9月26日开幕)首次亮相,并于年底正式上市。国产e-tron外观采用和海外e-tron S相同的设计语言,相比目前在售的进口e-tron更加运动,新车的续航里程为465km。价格方面,省去进口关税等成本后的国产e-tron起售价预计在50万元左右,相比进口e-tron(69.28-82.86万元)降幅接近20万元。
一汽-大众奥迪在今年推出Audi Sport的合作项目,未来将在多款国产车型上配备S/RS运动套件。e-tron在国产后便换装了与奥迪S运动套件,新车前包围两侧进气口面积更大,并且加入贯穿银色饰条进行点缀,侧面采用全新样式的轮毂,车尾换装了更加运动的下包围装饰。
奥迪国产e-tron 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65km,略短于进口车型470km的表现,另外电动机功率也从300kW降至287kW。新车上市后主要将竞争奔驰EQC、宝马iX3等豪华品牌纯电动SUV,同时也会错位竞争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等产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
吉利奔驰smart曝光-首款车10月发布 和领克等共享PMA
出处:网上车市 王晨 作者: 老中医 时间:2020-09-04 浏览:0
吉利和梅赛德斯-奔驰50:50合资的smart(智马达)近期新闻不断,8月份有媒体曝出吉利内部确认国产smart项目落地西安,预计将在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日前网上车市从吉利汽车了解到,为了树立全新的品牌形象,建立媒体及公众对smart未来纯电产品的认知、信任与期待,吉利首款smart车型概念车即将开启大规模的线下巡展。预计新车最快将于10月份发布。此前有资料显示,smart量产车将和吉利、领克等品牌共享PMA纯电动平台。
下图为此前的smart电动车,与本文无关
从吉利官方的招标信息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完全由燃油车转型纯电动车的汽车品牌,目前smart面临着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低,传播声量小,且产品认知相对模糊的“痛点”。为此,吉利计划通过极具创意的展示方式来发布这款smart电动概念车,展现该品牌全新的内外饰设计理念。
上市供应商公告显示,smart电动车基于吉利PMA-2纯电动平台打造,除了smart,领克、吉利等品牌也将分别基于该平台打造旗下全新电动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打造两座版车型,品牌定位调整后的吉利smart后续还计划拓展至紧凑级电动车细分市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纯电Macan开启300万公里路试 将于2023年发布
2021-05-11
-
福特F-150纯电版或命名"闪电" 明年一季度发布
2021-05-11
-
韩国旗舰电动车? 现代将推IONIQ 6轿车
2021-05-11
-
无方向盘 大众ID.系列将推中大型电动车
2021-05-11